她和洛惊鸿早已识破了大业的诡计,今夜,她就让这些自恃聪明的大业人,好好的见识见识她蛮荒的厉害!
义渠明月对洛惊鸿施了一个眼色,“开始吧,就让这大业人也领略一番名誉九州的惊鸿公子的风采。”
洛惊鸿微微颔首,对上方的敖丕廷道,“还请太师出题。”
敖丕廷早已和蛮荒勾结,给出的题目自然也是蛮荒规定好的,他道,“本太师给出的这第一题,是边关风光,请两朝文人各自答题,诗词不限,好坏由众人评定。”
边关风光?
此题一出,学渊殿内所有人议论纷纷,哪怕连那些不通诗文的武将都紧蹙了眉。
“太师怎么出此题目?边关风光,那得是去过边关的人才见过的,我大业才子大多出身皇都燕京,何曾远涉大漠?”
“就是啊,这题目别说是作诗词了,就算是描述都难……”
“太师此题未免太偏颇蛮荒了吧?”
就连业皇看向敖丕廷的目光,也多了一抹意味不明之色。
而洛惊鸿,他一袭白衣,倨傲的扬起下颌,冷眼斜睥大业一众文人,道,“诸位既然还需要时间想,那在下便先献丑了,诸位可一定要听好了在下的诗啊……”
“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”
这诗,乃洛惊鸿精心专研打磨半年之久,其中一字一句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而确定,他不相信,在大业青年一辈中,能有人即兴所作的诗词,更在他这首之上!
若是一向重文轻武的大业,在文斗开场就输了,可就丢大脸了。
洛惊鸿一脸笑意,“怎样?大业才子中可有人能与我一战?”
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……大业文人皆暗暗在心中呢喃着洛惊鸿的这首诗。
不得不承认,惊鸿公子名不虚传。
这首诗写边塞夜巡,将军夜猎,见林深处风吹草动,以为是虎,便弯弓猛射,天亮一看,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,充分表现了将军的勇武。
当然,这诗在两国文斗上出现,也是洛惊鸿替蛮荒给大业的一个下马威,无非就是告诉大业朝蛮荒的将士有多么勇武。
若大业文人不能应对,不光输了武斗,也输了士气。
不光洛惊鸿,大业朝内所有文臣武将的目光都在国子监一众人的身上扫来扫去,希望能有一人站出来,狠狠地反击蛮荒。
可惜,让他们失望的是,国子监的这些文人才子纵得彦长霖教诲,但文采上还是需要天分的,他们远不及洛惊鸿。
就连临渊也一直垂眸。
见此,洛惊鸿更加得意,只要他赢了两国文斗,就能成为蛮荒的驸马,而蛮荒王最看重的就是义渠明月这个女儿,用不了多久,他就会成为蛮荒的王!
为了讨义渠明月欢心,他一改昔日伪装出的谦和之态,对大业众多文人才子大加嘲讽,“呵,世人都说大业重文,我还以为这大业朝的学子个个都是满腹诗书,出口成诗呢,而今看来,大业重文不过是表面文章,实际上的大业学子,哼,怕是连蛮荒几岁的孩童都不如!”
“我看啊,今后大业也别自称什么文化之邦了,你们简直就玷污了文学这两个字!你们,连给我洛惊鸿提鞋都不配!”
“大业陛下,你都看到了,你朝文人才子根本就无一人能与我一战,不如,大业还是认输吧?”